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4集课程复讲 |
熊世玉学长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四集学习报告
学习提纲
1、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什么?为什么这些态度很重要?
2、学习的次序是什么?
1)为什么要最先学习《小学》?
2)如果没有学习扎根教育,而直接读四书五经或学习文化知识有什么隐患?
3)为何要用《弟子规》替代《小学》作为现代扎根教育的教材?
3、学习的方法是什么?一门是哪一门?
4、五伦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伦,为什么?
5、高明的找对象方法是什么?
6、现代年轻男女学习男女相处之道有哪些误区?
7、正确的男女交往有哪几个阶段?男女交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?
8、“爱”字的内涵是什么?什么是真正的爱?
9、经营家庭,夫妻应取得什么共识?
10、夫妇有别,别在那里?古时候夫妻如何分工?现代社会夫妻普遍如何分工?有什么后患?
11、“代理父母”有哪几类?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?
12、治家的核心态度是什么?这种态度有什么好处?
课程复讲
1、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什么?为什么这些态度很重要?
学习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态度。第一个,学贵立志。因为人一旦立定了志向,有了明确的目标,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,驱使他不断前进和成长。所以,立志很重要;第二个,学贵力行。学一句,做一句。我们现在开始学习圣贤教诲,不要想着等到学完了再来教孩子、再来帮助别人,已经来不及了。要从现在起认真地跟孩子们一同学习,当我们有这种好学的态度,孩子们看到也会很欢喜,进而增加学习的信心和动力;要有那个向桌椅鞠躬的幼儿园小朋友的精神——老实、听话、真干。学一句,做一句,先学老实,再学灵活,学问才会成就。 2、学习的次序是什么? 1)为什么要最先学习《小学》? 2)如果没有学习扎根教育,而直接读四书五经或学习文化知识有什么隐患? 3)为何要用《弟子规》替代《小学》作为现代扎根教育的教材? 《三字经》说:“为学者,必有初,小学终,至四书”,这句话就说明了学习的次序——要先学《小学》,然后学习四书五经。 《小学》是宋朝朱熹朱夫子所编的童蒙养正的书籍,主要内容是教学生如何孝养父母、尊敬长辈,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的洒扫应对之礼。那么为什么要先学习这些内容呢?因为这是扎根教育,教导子弟从小扎好做人做事的根基。当一个人从小扎好做人做事的根基,之后再读其他经书,他就懂得将经文落实在生活中,而不只是读读而已。若是不按照这次次序,不学习扎根教育,一开始就读四书五经或者学习文化知识,很可能读得越多、学得越多就越傲慢。傲慢心是做学问最大的杀手,一旦傲慢心生起来,学问就很难成就;而且有了傲气,学问越高越看不起人,越容易伤害人,于人于己,都是有害无益的。 《小学》一书内容比较丰富,里面好多古代的名词术语,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,阅读理解都有一定的难度;而且它是在大约一千年前写成的,对于当时的生活情境很适合,也能够落实,而一千年后的现代社会,生活情境与当时已经有很大差异,要落实就比较困难。所以当我读过《小学》又读《弟子规》的时候,心里非常的欢喜,也很感动。因为《弟子规》文字不多,读起来也朗朗上口,阅读理解都相对容易;而且它包含了《小学》的重要内容,还以孔老夫子的话作为全文的总纲,可以说在内容上与《小学》大体相同;它的成书时间是在清朝,由清朝李毓秀夫子编写,距离我们时间近,与我们的生活相应,每一句都可以落实。所以,《弟子规》是在是现代社会扎根教育非常好的教材,学好《弟子规》,就是扎好《小学》的根。 3、学习的方法是什么?一门是哪一门?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“一门深入,长时熏修”。这一门是哪一门?就是“道德”这一门。诸位朋友,我们经常听到“道德”这两个字,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,什么是“道”?什么是“德”?“道”就是超越时空的大自然法则,俗话说“伦常大道”;顺从大自然的法则,不违越地做人,此之谓“德”。我们要去认识“道”、力行“德”,这都需要学习。 4、五伦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伦,为什么? 《中庸》里说:“君子之道,肇端乎夫妇。”所以夫妇关系最重要。因为夫妻同室,同住一个房间。夫妇正了,父子就有亲,兄弟自然和睦。在家“父子有亲”,那么他出外了自然会做到“君臣有义”;在家和睦兄弟姐妹,出外自然就能和人很好的相处,因此也会交到很好的朋友。所以夫妇一正,五伦就正。夫妻相处是很重要的学问,可是现代社会却很少有人教,现在难得遇到了学习的机会,就要好好珍惜。 5、高明的找对象方法是什么? 夫妇关系要注意“慎于始”。一开始,还没结婚,找对象的时候,就要谨慎去辨别是不是能够相处一生的伴侣,不能马虎大意。找对象用什么方法?最好的方法叫“众星拱月”,把自己的光圈擦亮,很多星星都会靠过来,到时候任你挑,这是最高明的找对象方法。 6、现代年轻男女学习男女相处之道有哪些误区? 现代年轻男女都从哪里学习男女相处之道?情歌、电视、电影、小说。有没有听过一首曾经流行一时的情歌叫《死了都要爱》?情歌里面描述的男女关系都爱得很郁闷、很痛苦、很纠结、很放纵。“人不轻狂枉少年”、“婚姻是爱情的坟墓”,这些都是社会上很流行的错误观念,也影响了很多年轻人。所以要赶紧力王狂澜,将正确地男女相处之道扎根于心中,传播于社会,少让一些人受情歌的误导。 7、正确的男女交往有哪几个阶段?男女交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? 正确的男女交往应该有五个阶段:相识——相知——相惜——相爱——结婚——经营。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,那都是误导。婚姻需要经营,才会像酒一样越陈越香。 在相识的阶段,不要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。要冷静和有定力,要不然就上当了;在相知的阶段,要客观,要理智。注意不要认识了马上就两个人单独交往,这样很容易受对方的蒙蔽;应该先冷静旁观他如何与周围的同学、同事、朋友相处,借此了解他做人做事的态度,这样的了解才是客观的。假如他对他的同学、朋友都很有爱心,很关怀,那么一旦他真正要和你相惜相爱,也会对你有很多的付出;除此之外,还要考虑双方是否志同道合,双方要有共识以后再走向婚姻。不要妄想结婚之后再去改变对方,这样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。从一开始就选择志同道合的伴侣,以后的婚姻之路才会走得比较顺畅。 8、“爱”字的内涵是什么?什么是真正的爱? “愛”是会意字,中间一个“心”,外面一个“受”,所以爱是用心去感受他人的需要。 真正的爱有四种特质:爱的感觉是温暖的。当对方真的爱你的时候,就会时时考虑到你的需要,处处关怀你,这种感觉是很温暖的;爱的言语是正直的,花言巧语靠不住;爱的心地是无私的,他的存心是无私的,对待所有人都是平等地关怀、爱护;爱的行为时成全的,成全对方的善心善行。现在有一些所谓的“爱”,其实是一种“欲”,一种控制和占有的欲望,它们不是爱,这些都要仔细地辨别。 9、经营家庭,夫妻应取得什么共识? “至要莫若教子”,把孩子教育好是家庭中的头等大事,当夫妻有这样的共识,才能很好的配合。
10、夫妇有别,别在那里?古时候夫妻如何分工?现代社会夫妻普遍如何分工?有什么后患? “夫妇有别”,别在哪里?别在责任不同。古时候都是男主外,女主内。男人负责家庭的物质生活、经济来源,女人则负责家庭的精神生活和孩子的教育。现在的夫妻分工大多都是夫妻双双工作,孩子的教育就交给“代理父母”,这个代理父母或者是托管班,或者是佣人,或者是隔代教养还有电视电脑。 现在普遍的夫妻分工,是不是合理?夫妻双双都去赚钱,看起来可能会多赚一些钱。可是要知道,“财为五家共有”:水灾、火灾、小偷强盗、贪官污吏要你的钱,最后一个——“不肖子孙”,要钱要得更厉害,你挣得很辛苦,他花得很痛快。这边辛苦在挣,那边痛快在花,结果财还是留不住;而且因为忙着赚钱,孩子的教育都给“代理父母”,到最后孩子不懂事,可能要担心一辈子,弄得心力交瘁,甚至忧虑成疾,这些都很危险。 11、“代理父母”教育孩子存在哪些问题? 托管班。经观察发现,一些上过补习班的孩子上课比较不专心,如果课程已经事先补习过,他会觉得“这个我已经学过了”;如果没有补习过,他又觉得“我课后还可以去补习”。一旦养成这种不专注、对学问轻慢的态度,那真是败相已露,学问很难成就;而一到考试前,就搞突击,背补课老师给他们整理的重点。这样一来,很可能考完过后几天就把所学的知识忘光了,学得不扎实,自学能力也没有培养起来,这对以后的学习都是很不利的。 佣人。一些佣人的普通话不好,孩子经常与佣人接触,会导致语言能力下降,这个都是求学的障碍;佣人一般不会以父母的态度还管教小孩,多数是把小孩当老板、当皇帝,伺候他们。孩子们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,独立生活的能力极差,若是以后家里出现什么变故,孩子能否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。 隔代教养。大多数的隔代教养都是宠,宠到最后,孩子肆无忌惮就麻烦了。 电脑电视。现在电视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负面的,充满了贪嗔痴慢、杀盗淫妄,小孩不懂得辨别,看了也会跟着模仿,思想行为渐渐就会偏差,到时候再纠正会很困难;而且电视电脑的辐射和电磁波对人的大脑都有比较大的损害,会导致人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下降,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不利。 12、治家的核心态度是什么?这种态度有何好处? “俭为治家根”,治家的核心态度是“勤俭”。若是做到这两个字,生活开销就会减少,经济压力也没有那么大;而且孩子在无形当中形成勤俭的态度,这对他的一生都是非常有益处的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